聚焦印刷行业高质量发展之新疆行(三)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在中国迈进新时代、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转变发展方式、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当下,包含印刷行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正面临深刻重塑。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改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况,无疑是印刷行业在新时代的重大课题。
     
       带着对这一课题的思考,藉由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机,中国印工协组织印刷行业2018大调研,以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由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副秘书长挂帅,分别率队深入走访东部及中西部企业,摸底行业企业及区域印刷的发展现况,探寻行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改造提升传统的有益实践,试图为印刷行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找寻路径,问道革故鼎新之思路与方向。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迈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从东北至西南,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机遇,拥有近千家印刷企业的新疆印刷业,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印刷业相比,新疆印刷业在产品结构、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为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以及特色水果的输出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最质量发展转变、人民消费水平升级之机,其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8年4月25日上午,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副秘书长张建民等一行,在新疆新华印刷厂厂长兼党委副书记郭全的陪同下,先后走访新疆华龙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八艺印刷厂、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三家印刷企业,了解新疆印刷业发展情况。
     
       华龙印刷:混合所有制的探索
     
       位于乌鲁木齐市的新疆新华华龙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董事长郭全同时也是新疆新华印刷厂的厂长兼党委副书记。
     
       回顾发展历程,郭全表示,最初新华印刷与亚龙公司合作,从事本册印刷,一年加工费达几百万元。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郭全决定成立股份制公司——华龙印刷。为了让公司能够快速运作,他找来几个合伙人,其中一位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独山子天利人印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
     
       全新的股份制合资工厂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由于国有股份占比52%,私有股份占比30%,自然人股份占比18%,华龙印刷也就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探索尝试的样本。
     
       华龙印刷起初发展很快,不到三四年,就收回最先投资金额的70%,发展势头可谓惊人。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郭全就放心地将工厂交给一位跟随自己多年,在能力上绝对靠得住的老手进行打理,而自己则忙于其他事务。刚开始时,工厂运作良好,但最近两年问题频现,不仅不再赚钱,而且出现了亏损。
     
       好在发现及时,果断更换了负责人。新的负责人薄富金重新接手仅仅半年,华龙印刷就基本实现了扭亏为盈。照这样的势头发展,2018年盈利已经不成问题。
     
       目前,华龙印刷的主要业务是教材、书刊印刷,但郭全的想法不局限于此。他希望能够继续扩展本册与票据印刷,然后打开新疆,甚至中亚地区的市场。
     
       对于未来如何改善管理,华龙印刷也有自己的想法:减员增效、调整活源结构、转变观念。这三点,华龙印刷也是一直在做。之前华龙印刷拥有100多名员工,到现在已经不到60人了。减员带来的效果很明显,每个人的待遇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上浮了20%,大家干劲十足,效率也更高了。
     
       在活源结构调整方面,面对日益萎缩的票据印刷市场,华龙印刷果断地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在票据印刷领域的人员投入。同时,也果断地放弃了一些投入多但利润少,最终不赚钱的订单。目前,华龙印刷把精力投入到出版社的服务中,工厂的业务员也是集中精力,开拓出版社的资源。
     
       以前用来打印发票号码的海德堡机器,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已经变为展示品
     
       目前,华龙印刷解决了冗余人员的问题,但是也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华龙印刷的管理者薄富金总经理介绍:“因为印刷两班倒,工作强度大,而且脏活累活多,导致现在很多80后、90后都对印刷不感兴趣,就算给高一些的工资也没有人愿意干印刷。这是新疆印刷企业的通病。”
     
       另外,尽管很多新疆印刷企业都在不断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但由于新疆整体的印刷订单有限,即使设备再先进,依然存在活源不饱满的问题。而且设备越先进,不饱满的情况就越严重。这是大部分新疆书刊印刷企业的通病,同时也是华龙印刷不断改善的动力。
     
       八艺印刷厂:活源少、人员缺,绕不开的话题
     
       新疆八艺印刷厂,“八艺”二字,看似奇怪,但当你知道这是一家由军队印刷厂转制而来的企业时,就不觉得稀奇了,“八艺”正好是“八一”的谐音。
     
       八艺印刷厂是一个有着建厂几十年历史的老军工企业,其前身可以追溯到解放军的进疆部队。目前,是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主要承接中小学课本、报纸、期刊、图书、社会零件及保密试卷等多项印刷业务。提高教材印刷质量,向学生提供印装合格,便于阅读的教材是该企业的重要任务。
     
       八艺印刷厂占地面积45亩,固定资产5700万元,年销售收入超过2100万元,员工103人,离退休员工370多人,拥有相对沉重的历史包袱。
     
       多年来,该厂以质量管理工作为龙头,以课本印制质量为突破口,从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入手,加强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化,以管理抓质量,以质量促效益,以点带面,在课本印制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据八艺印刷厂厂长刘文东介绍,八艺印刷厂近来也面临一些问题。首要问题,就是活源少;其次,是设备相对陈旧,亟需升级;第三,就是人员短缺。目前,八艺印刷厂的员工平均年龄达到四十七八岁,员工年龄偏大。刘文东也尝试引进新鲜血液,但留人很难。年轻员工的短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八艺印刷厂未来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刘文东想了一些解决方案与办法。一方面,是对企业的活源结构重新进行调整。根据工厂目前的实际生产情况,将那些货款回收难度大、印刷工价比较低,信用资质比较差的订单进行清理,集中力量满足高价值客户。另一方面,也要着手对员工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减员的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另外,对于设备陈旧的问题,其计划对部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连续生产的方式,把成本降低,同时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
     
       肩负党的宣传和新疆维稳的使命
     
       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隶属于新疆日报,是新疆日报下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现有在编员工159人,合同制工人80人,另外有300多名的离退休员工。
     
       仅仅从离退休员工的数量,我们就能判断出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是一家拥有着悠久历史的企业,但这种有着历史积淀的企业也意味着拥有很重的历史包袱。目前,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员工平均年龄可以达到46岁。
     
       既然隶属于报社,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的主营业务就是报纸印刷,占到全部业务的60%~70%。此外,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还从事书刊印刷,每年印刷各类期刊40多种,并承担了部分教材教辅印刷的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肩负着党的宣传和新疆维稳的使命,过去几年来,党报的印量不断上升,而受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冲击,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都市报的印量却在不断下降,但整体保持一种稳定的局面。尽管如此,也有不少隐忧。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2017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但随着部分报纸印量的减少和裁撤,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的年加工费用也在减少。据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党委副书记陈俊峰介绍,在前年,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的产值可以达到5000万元。
     
       对于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来说,发展不是问题。今年,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就获得了“东风工程”项目资金支持800万元(其中20%资金自筹)。据悉,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还有引进全新海德堡印刷设备的计划,预计年底到位。
     
       结语
     
       今天调研的三家企业,各有各的特点。新疆新华华龙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控股公司,是国有印刷企业体制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需要在现有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接受市场的考验;新疆八艺印刷厂,作为由军工企业转制而来的公司,面临着如何自己造血重新焕发活力的新挑战;新疆日报社印务中心则依旧属于体制内,也面临着如何让企业发展更好的问题。
     
       三家企业,作为国有印刷企业发展的三重样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期待他们更多精彩和创新的表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印包商情网 郑州百年智业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31754号-1 服务热线:0371-57139809